1、秒杀特斯拉!中国推出世界最快电动汽车
1美国CNN报道,在一个行业内要想从刚刚起步就领先世界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这件事正在汽车行业内发生,近日中国NextEV(蔚来电动汽车)推出的新款车型号称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已经存在了数十年时间,但是在5年前才得到主流汽车厂商的重视,如今,就在特斯拉傲视群雄的时候,中国的NextEV公司推出了时速可以超过312公里的车型Nio EP9.NextEV宣称,这款车已经在著名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测试并创下7分5.12秒的纪录,这比之前的纯电动车在该赛道上的纪录快了17秒。这个成绩在目前允许上路的所有车型中排名第五,前四名中有两款车型是变相的赛车,另两辆车分别来自保时捷和兰博基尼。给Nio EP9充满电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满电状态下可以行驶约426公里。目前尚不能确定Nio EP9会不会量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款车型投入量产,它将改变电动汽车的整个市场。新车材料造价为120万美元(约826万人民币)。EP9搭载了4台高性能电机以及4个独立变速箱,能够输出1360匹马力的强劲动力,0到200公里加速时间仅需7.1秒,Nio EP9采用最前沿的设计,造型动感,车身整体充满了空气动力学套件。
据美国CNN报道,在一个行业内要想从刚刚起步就领先世界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这件事正在汽车行业内发生,近日中国NextEV(蔚来电动汽车)推出的新款车型号称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汽车。
2、崔东树:乘用车将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
根据工信部核准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整个新能源车销售16万台,同比增长83%。其中,新能源客车已经占有40%以上的比例,达到了近半的水平,发展前景面临压力,但乘用车只有0.1%。“我们涨十倍是1%,涨100倍是10%,新能源车发展有巨大的前景和空间,未来新能源车的一个大趋势就转到以乘用车发展为核心的推动点。”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油耗压力是未来几年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要求,到2020年,乘用车百公里油耗要降到5升,这意味着五年内降38%的油耗。“基本上谁也实现不了,只能靠新能源车来推动。而这种新能源车,插电混动可以降80%,纯电的可以降100%的油耗,这种情况下只能发展新能源车,这样新能源车乘用化,为什么我们一直定义为为生存而干,你不干就要挨打。”崔东树说。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才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至关重要。
“新能源车的主要客户是消费者,因此定价弹性很大。”中金公司的研究员李璇说,从微型电动车5万元左右的水平到特斯拉七八十万元的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很多选择。随着技术进步和更多电动车型的开发,新能源车的成本会不断下降,比如,即将推出的特斯拉3就是一款廉价的电动车型。“中国的纯电动车型出来以后,它的售价不会比现有的燃油车的售价贵很多,如果我们再考虑到进一步的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以后,发现基本上2017、2018年以后的新能源车,达到8年10万公里以上,整个成本是比传统燃油车是要少的,甚至是少了20%到30%。”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因此电动汽车成本能否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电池成本。与传统发动机的效率已经达到极限而成本无法控制的情况不同,电池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目前,整个电池的产能供应相对过剩,国内电池企业达100多家。据统计,目前整个电池的价格大概在2块多左右。而根据国家工信部近日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要求,到2020年电池单体成本要达到8毛钱一瓦时的标准。因此,“整个电池和材料的价格一定会保持大约年均5%左右的下降幅度,这样才能达到标准。”工信部赛迪顾问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表示。(来源:一财网)
3、244款电动物流等专用车动力电池分布解析:三元锂占57%,圆柱电池占55%
一、57%新能源专用车搭载三元锂电池,是否表示未来趋势?
根据电动汽车资源网编者统计,在第四车型推荐目录244款新能源专用车中,三元锂电池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有140款,占比57%。而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也不少,共有83款车型搭载了该电池,占比34%。可见,新能源专用车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三元锂电池独吞了整个市场。另外,有15款车型搭载了锰酸锂电池,未知6款,占比不是很高。那么,三元锂电池占比这么高,是否就意味着它是未来的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说,我国鼓励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齐同并进。近期,关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政策密集出台,主要是动力电池规范条件出台、三元锂电池客车解禁、电池目录与车型目录不挂钩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征求意见出台等。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并没有指出要发展何种技术路线,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几种技术路线只要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即可投入使用。
但从动力电池技术层面来说,各种技术路线又有所差异,在技术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也不好偏重任何一种技术路线。三元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高,被广泛应用在乘用车和专用车领域。但其安全性较磷酸铁锂低,所以一段时间内,国家暂停三元锂电池在客车上使用。一个是关系到续航里程大小,一个是关系到人生安全。在技术发展的时候,自然是人的安全在首位。
相对而言,国家是鼓励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工信部主导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300Wh/kg,这意味着,电芯能量密度至少要在350Wh/kg以上。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磷酸铁锂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但并非三元锂电池就会压上一头,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难以解决的前提下,几种技术路线并存是最为保险的。
二、圆柱动力电池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电动汽车资源网编者整理得知,由“244款新能源专用车车载电池情况分析图表”和下图可见,在这244款新能源专用车中,有75款新能源专用车搭载方形动力电池,占比31%。其中,有12款车型采用三元方形电池,有49款车型采用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有11款车型采用方形锰酸锂电池。在244款新能源专用车中,有134款车型采用圆柱电池,占比55%。其中,有109款新能源专用车采用三元圆柱电池,27款车型采用磷酸铁锂圆柱电池。
从数据可以看出,磷酸铁锂方形的比较多,而三元锂电池圆柱比较多。总体而言,圆柱电池在整个车型中,占比较高。
目前动力电池主要分为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软包聚合物电池等。电池系列和形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选择最适合设计需要的电池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圆柱电池更受欢迎。主要是援助电池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单元个体小,便于多种形态组合。二是,发展早,技术比较成熟。如特斯拉采用的18650电池。三是钢体外壳,安全性较好,相比较软包电池比能量减少。(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4、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分析
一、重模式、轻产品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汽车租赁模式提供了良好地发展土壤,和传统租车业务不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主要通过手机上安装的APP以及微信来完成查看网点、选车、预约等流程,整个过程用户无需达到指定租车点办理较繁琐的手续,租车流程自助化程度较高。
新能源汽车租赁,主要是纯电动汽车租赁,在国外已有较大程度的普及。如比利时、德国和瑞士等。比利时在2011年启动时就提供了30辆纯电动汽车,人们可通过网络、电话或在布鲁塞尔的巧个停车点预订汽车。而法国在电动汽车共享方面表现突出,2011年年底,法国推出首个大规模都市公共电动汽车租赁系统"Autolib”汽车共享计划,其租赁网络遍布巴黎及周边47个市镇。欧美的智能电动汽车租车服务(car 2 go)始于2008年10月覆盖欧美21个城市,服务27.5万名客户。
依照国外的运作经验,在新能源汽车的租赁费用上,政府一般会对租金、电费和蓄电池更换费用进行财政补贴,鼓励消费者以可承受的价格租赁到新能源汽车。如巴黎的Autolib项目,租赁价格体系包括定金和使用金,定金可分为1年、7天和1天定金,也可分为一人使用和一家使用定金。为了鼓励租车客户在行驶至目的地后尽快还车,对于短租客户,在租赁时间超出一定时段之后(如1小时),每30分钟的租赁价格有所上升。为了提升每辆电动车的使用效率,欧美的Car2go项目按照分钟定价,提倡快租快还。除一般价格体系之外,也会制定一些优惠措施鼓励消费者养成及时充电、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的习惯,以Car 2 go项目为例,如果消费者在电量少于1/4时主动充电,将会给予20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因此,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租赁推广过程中,多样化的价格体系及充电优惠措施值得借鉴。
就国内现状来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主要是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相关主体将重点放在模式运营上,而车型的选择及服务达不到汽车使用者的要求。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处于“虚浮”状态,市场并没有实质性地发展。
二、平台杂、不盈利
目前国内分时租赁参与主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主导(包括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是新的创业型租赁平台主导。
整车厂方面,代表企业有上汽、北汽、广汽、吉利、奇瑞、长安等,同时新进入者如乐视的零派乐享也加入其中。从目前全球分时租赁业务看,整车厂主导的分时租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自家车辆和自建网点,分时租赁给个人的共享模式。
国内绝大部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是在2013年以后成立的,主要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武汉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市场上可供租赁的纯电动车型包括北汽E系、江淮、荣威E50、比亚迪e6、奇瑞eQ,启辰晨风。
不同平台分时租赁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主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小时、夜间、整租、长租等方式更加多元化,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使用者的成本。
然而,与利用社会私人车辆打造的共享模式相比,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分时租赁平台均处于前期市场积累阶段,还没有达到盈利水平。整车厂和租赁平台目前实现盈利的几乎没有,无论是整车厂背景的car2go还是非整车厂背景的法国博洛雷旗下Autolib, 2015年的亏损高达6000万欧元。一方面是市场容量还没有完全扩张,租赁用户较少;另一方面,分时租赁平台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处于同质化低端模仿状态,参与者均没有获利的手段与服务。
三、障碍多、前景广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推广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车型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租赁体验并不尽人意。尽管新能源汽车租赁满足了消费者尝试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及实践绿色出行理念的愿望,但租赁后的驾驶体验是否能满足其实际需求,消费者是否能获得良好的租赁体验却是租赁平台重点考虑的因素。根据实际调研来看,由于消费者大多习惯了传统汽车良好地操控性,目前供租赁的纯电动车型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使用需求。同时由于里程的焦虑,消费者并不能“安心”地使用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用户更强调体验,这也提高了对租赁车辆及服务的要求。
2)目前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盈利困难。据初步测算,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要达到盈利的水平,车辆平均每天运行时间需达到6小时,租赁费用需达到50~60元/小时,而这种条件现在无法实现。
3)分时租赁对租赁网点的密集性和充电桩的便利性要求高,我国目前的租车平台远达不到该标准。首先,庞大密集的网点尚未形成。我国的租、还车网点,总体上呈现零星自发的状态,很多网点都只是小企业在某个局部地区进行的试点。其次,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览众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随车建成私人充电桩超过5万个,但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差距仍然很大,更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庞大需求。
从趋势来看,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免去了车辆限号、寻找车位、操作方便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私人应用领域还不完全成熟的前提下,政府资源将会向公共租赁领域倾斜。伴随着智能出行方式的深入,分时租赁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渠道。(来源:一览众车)
以上图文均转自互联网。